题记:苏州国芯董事长郑茳近日表示,虽然国产CPU与国外产品相比起步晚了一点,而且国外嵌入式CPU有他们的优势,但国产嵌入式CPU也有可以发展的空间。
C*Core的发展已经进入正向循环。C*Core是2001年从摩托罗拉转移的M*Core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从2002年到2006年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经历了很艰苦的过程。在近10年的发展中,我们已经形成了系列的C*Core产品。在国内的中芯国际、华虹NEC、台积电、和舰和宏力等不同的工艺线上实现了18种不同工艺的CPU。到目前为止,已经有5000万颗、40多款SoC芯片得到了应用。特别是在信息安全领域,国产信息安全SoC主要采用C*Core设计。此外,C*Core还应用在数字电视、通信网络、USBKey等等领域。量产的客户有20多家,用户数每年以高于100%的速度在增长。到今年年底,我们预计将有1亿颗高端的SoC是基于我们的C*Core。
自主嵌入式CPU有较高性价比
与国外嵌入式CPU相比,我们自主的嵌入式CPU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这是因为,我们的发展以促进国内SoC产业为宗旨,国家给了很多支持,我们的产品价格与国外同类CPU相比,有较大优势。但我们更重要的优势不仅仅是在产品价格上,而是在我们提供的SoC设计服务上。我们希望自己既是嵌入式CPU的提供商,也是一个SoC芯片结构设计的公司。因此我们在提供嵌入式CPU技术的同时,也提供SoC芯片的结构设计。
目前,在全球市场上有很多优秀的嵌入式CPU企业,而且英特尔也进入了嵌入式CPU市场,但这并不表明国产嵌入式CPU就没有用武之地。我相信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谁替代谁的问题。我觉得,未来如果国产SoC芯片能够有1/20或1/10甚至说有1/5采用国产CPU,我们就有一定的市场发展空间。而且,在一些应用领域国产嵌入式CPU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在信息安全领域,相对来说我们就有较多优势。在消费类产品领域,特别是价格敏感型产品领域,采用国产嵌入式CPU在价格成本上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国产CPU起步晚但有发展空间
生态环境建设是CPU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CPU未来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我们发起成立的中国C*Core产业联盟已经有7年时间,这个产业联盟包括9家高校、11家研究院所和200多家企业。我们有机会建立起一个适合国产嵌入式CPU发展的环境,但这需要时间。我们也看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联盟明确提出了要把国产嵌入式CPU作为主要推广的产品,这也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我们针对C*Core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创新:一是在工艺上优化了设计,这使得功耗在一般情况下低于0.27mW,是全球功耗较低的嵌入式CPU;二是根据国家密码委的要求,在结构上针对信息安全应用进行了专门设计;三是我们开发了高端CPU用于高清电视、通信网络等。与此同时,我们还在设计用于传感网的产品。物联网产业为嵌入式CPU带来了机遇。该市场需要价格低廉、结构小巧的全集成传感Soc芯片。此外,我们还与英飞凌合作,引进了英飞凌的某指令集,作为我们C*Core另一个系列产品的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