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进步,汽车采用塑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它对提高汽车效能、美观及轻量化的要求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目前,汽车用塑料已由普通的装饰用途,发展至制造结构性及功能性的部件,要求也不断提高,例如耐热、高强度及抗冲击性便是最常见的要求,一般处理的方法是采用复合材料或塑料合金。目前,德国制造的汽车使用塑料平均约占用材的22%,是使用塑料最多的汽车工业国,而日本汽车使用的塑料则占用材的7.5%左右。
汽车内饰件包括仪表板、门内板、座椅、顶棚、门手柄等;外饰件包括保险杠、散热器格栅、档泥板、侧防撞条及灯类。例如制造侧防撞条可用PVC制成的中空型材,并把金属芯材插入其中;在高级轿车上,则用反应注射成形法制造PUR防撞条;如考虑循环再造的问题,便可以使用改性PP。事实上,由于改性PP及PE的性能较佳,其应用的发展正在加快。
据调查,目前汽车用外饰件的市场规模约19亿美元;而到2006年,其年均增长率可望达3.0%,届时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2亿美元。
塑料外饰件采用五种主要的塑料,包括:热固性塑料、TPE(热塑性弹性体)、工程树脂、日用热塑性塑料以及合金或半合金。其中热固性塑料外饰件的市场最大,以5.6亿美元的规模占市场的三成左右,其市场增长也将是最快,在未来四年的年均增长率可望达4.4%。工程树脂目前占汽车塑料外饰件的第二大市场,其2001年的市场规模约5亿美元,但预计未来五年的年均增长率将会是最低。
汽车保险杠是TPE的重要应用领域,其中又以TPO(热塑性聚烯烃)为主。此外,汽车外壳的裙边模塑件、仪表透明罩、前大灯/信号灯的外壳以及车身内饰板等,也是使用塑料较多的部分,发展速度非常高。
纳米塑料更轻更强
纳米技术是近年全球的热门话题,无论在先进的航天工业,或是普通的纺织及塑料产品,都可以利用它来提升竞争力。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控制原子在物质中的排列,工程师可以利用这个特性,因应工作环境的要求,人为地把原子排列成最理想的状态。例如纳米碳管轻巧及强度高,十分适合应用于航天工业。
纳米技术近年对塑料也有相当的贡献。先进的TPO纳米材料具有重量轻、表现良好及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此物料首次用于汽车外部件,便是在GM中型货车出现的复合部件,为一方便乘客上落的装置。该部件的强度高及重量轻,在寒冬时的脆性较低。由于没有额外使用添加剂,没有循环再造的问题。纳米复合部件与传统TPO部件的体积相约,但由于所需的物料更少,因此成本较低。纳米部件与热塑性塑料制品的生产程序一样,无需采用另类模具或考虑个别模具的设计。制造纳米复合物时,只需在树脂加入固体以提高强度,其使用的粒子极细,厚度只有10-6mm;相对来说,加入纤维的TPO的平均厚度高出一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