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汽车业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这对汽车产业是重大利好已是共识,国家对汽车业拉动经济的重视和期望程度更不用怀疑。而在“规划”背后,更值得高兴的是,汽车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提升,不管是政府还是民间,对汽车业的认识都发生了重要改变。汽车业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表面上看是国家为在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拉动经济增长而出台的应对性措施,但其反映的深层次背景则是国家对汽车业的重视程度达到了空前高度。
规划涉及面非常广,从消费到结构调整,从自主品牌到产业重组,可以说,这是一个振兴中国汽车业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既是应对金融危机的临时之策,也是中国汽车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指导性方案。
首先从扩大汽车消费需求入手,为确保汽车销量在2009年继续提升给予了实际政策支持,此外我们注意到,“规划”中指出要“清理取消限购汽车的不合理规定”。应该说这份“规划”是近年来对汽车业发展支持力度最大的一个政策。虽然和业界之前预期的减免幅度有一定差距,但政策的姿态对于鼓舞消费信心还是颇有好处。考虑到1.6升排量以下的车兼有自主品牌和节能的两个特点,政策的倾向非常明显。同时,为了鼓励节能和小排量车的发展,规划从税收到财政支持方面对于新能源车、电动车等给予极大的政策倾斜,这些举措,无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汽车业的生产方式、产品结构和布局。
可以认为,规划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应对金融危机,更是立足于中国汽车业的长远。中国汽车业发展30年,虽然我国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和销售大国,但自主品牌的缺失、结构失衡、行业集中度低一直是中国汽车业最大的软肋,成为中国汽车业大而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受合资模式的影响,多数中国汽车业并不掌握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从去年汽车的产销比例看,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分别位列销量排名前三位,而国内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则出现下滑。因此,规划在自主创新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非常大:今后3年中央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发展。
另外,针对中国汽车企业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应差的竞争态势,规划特别提出要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提高行业集中度,创建世界一流的大型生产企业,这是中国真正成为汽车大国的必由之路。而如何打破地方保护和垄断,推动市场化的重组步伐,无疑需要考量各方的智慧和平衡。
新规划作为中国汽车业振兴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无论对拉动内需,还是推动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都意义非凡,将奠定中国汽车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