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传着两个乐观的消息。
一是,今年中国汽车销量有望超过美国而跃居世界第一;二是,包括奇瑞、长安、吉利在内的国内企业与福特集团洽购VOLVO公司。
率先发布这两条消息的是美国的大牌媒体。在这个充满着不确定性的汽车市场上,小道消息比以往更具有生命力。
我们不去谈论这两个消息会不会成真。因为,即便中国真的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市场又能怎样,这并不能在根本上改变中国汽车工业的地位。同样,能不能拥有VOLVO,中国汽车的自主之路都得继续走下去。
令我感兴趣的是中国汽车该不该买VOLVO,或者说该不该去海外抄底。目前,这件事有很大争议。反对者多为专家或者媒体,理由是中国汽车还没有做好自己的事之前,别急着管别人的事情;或者认为中国车企盲目乐观,根本不清楚金融危机的冲击有多大。
而赞同者多是车企和金融界的人士,他们不愿意错过国际汽车巨头的股价被严重低估的机会。据记者了解,仅仅在洽购VOLVO的问题上,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就非常有兴趣,并去欧洲考察过,曾计划联合金融机构共同收购。而长安集团也的确与VOLVO有接触。
最近,海外抄底的赞成派和反对派又都有了新的证据。赞成者从中铝195亿美元收购力拓股份上看到了政府鼓励走出去的意图,而上汽的双龙困局则更让反对者怀疑中国汽车企业的海外管理能力。
现阶段该不该去海外抄底?这个问题至少应该从三方面考虑。
第一是要有发展观。从长远来看,中国汽车若不去并购海外车企,能不能解决品牌、技术和海外营销渠道等问题。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还不如趁着目前有底可抄,积极参与国际并购。
第二是风险论。这就是要认清自己的实力。很多时候,实力和风险都是相对的。当年,宝马并购英国罗孚,最终以1英镑的价格退出,而被认为是典型的失败案例。但正因此,宝马才拥有了MINI车系,并且推出了可以媲美路虎品牌的SUV车型。
同样,我也认为,不能目前就断言上汽在双龙是失败的。况且目前的中国民族车企大多有国有银行支持,海外并购的资金风险已经大幅降低。
第三是要买什么,这是执行层面的话题。中国汽车最缺的是技术、人才和海外管理经验。因此,我们也不一定要去买大品牌,相反有技术特色的零部件公司更值得关注。操作手法上,控股、参股、技术合作、联合开发等等都可。
未来的国际汽车业,注定是多元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认清了这点,也就没必要去争执该不该海外抄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