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当年DCS市场被国外厂商垄断的情况下,中控用出色的表现和过硬的产品杀出了一片“中国天”。随后,更多国内厂商在自动化领域不断涌现,发展,壮大,使中国的自动化工业有了本质上地发展。中控,这只振翅的雄鹰,无疑扇动了自主创新的第一下翅膀,从而掀起了中国自动化领域波澜壮阔的局面。
2007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中控时,对中控过去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及取得的成绩予以极高的肯定,并希望中控再创佳绩。2009年中国石化武汉分公司500万吨炼油项目通过验收时,用户评价中控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少数几家没有让他们操心的供应商之一,反应速度快,服务到位。
17年弹指一挥间,凝聚了中控不平凡的发展历程。17年来,从民族产业的新星到自主创新的旗手,从怀揣一腔美好愿景到能与垄断自动化市场的百年老店们抗衡,中控始终像一股力量不断上升。
nload="javascript:if(>500)=500" align=center border=0>
中控总裁金建祥先生
自主品牌排头兵
1993年,中控创建之初只有十几名员工,不足40万资金,今天,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金建祥先生可以自豪地告诉笔者:“中控已经拥有2500多名员工,其中大学本科占86%,博士后5人,博士、硕士133人。中控集团拥有9家子公司,1家研究院,17家分公司,3家海外分支机构,全球6000余家客户遍及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东南亚、西亚、非洲等地。到2009年,中控的合同额达17.6亿元,利润同比增长39.5%,服务类产品销售额达到1.2亿元,同比增长72%。”如今,中控的产品也从当年的DCS控制系统向上游和下游延伸,覆盖了现场智能仪表、DCS、MES、APC和ERP完整的自动化产业链。中控已成为国内涉及多个领域的自动化综合性集团公司。
一直以来,中控在中低端控制系统市场具有与国外品牌分庭抗礼的实力,但是企业要向高端市场发展,不仅需要实力还需要机遇。2006年以来,国家对自主创新给予高度重视,金建祥先生认为这是中控发展难得的机遇。凭借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自身在技术应用上的丰富积累,中控在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中石化炼油主装置、核化工、煤化工、大化工等重大项目上不断获得重大突破。中国石化长岭分公司千万吨级炼油项目,打破了国外垄断,进一步巩固了国产DCS系统在大炼油工程的地位;中国石化川维30万吨/年醋酸乙烯项目,系统规模达到20560个点,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应用于大型石油化工装置的国产系统,为百万吨乙烯等重大石化自控系统的国产化奠定基础;2008年11月,中控控制系统在兖矿鲁南化肥厂大化肥装置(30万吨/年合成氨、52万吨/年尿素)和江苏灵谷超大型合成氨项目(45万吨/年合成氨、80万吨/年尿素)中成功应用,占领大化肥自动控制约50%的市场份额,确立了业界领先地位。现在,中控已经成为三大石油公司主力供应商,在化工行业多年来一直保持DCS市场占有率第一。
[DividePage:NextPage]
“然而市场不是一成不变的,用户对自动化技术的要求以及对产品集成程度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单一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复杂需求,这让中控明显感觉到了压力。”所以中控基于多年来在工厂自动化领域丰富的产品体系和经验,推出了针对流程工业的InPlant工厂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涵盖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先进控制软件、实时数据库系统、流程工业MES解决方案、集散控制系统、无纸记录仪,现场总线仪表、调节阀等自动化系列产品,是集控制、优化、调度、管理、经营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新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质量、产量、能耗和效益等问题。
企业要长足发展需要不断地改革,中控认识到,企业的变化要比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更快。近几年,节能减排带来的巨大市场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而早在2000年,中控就第一个开始规模推广节能减排解决方案。金建祥告诉笔者,“现在中控非常重视节能业务的开发,并始终坚持通过先进、高品质的软硬件产品、解决方案及服务来帮助用户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在很多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建筑节能方面,中控推出建筑能耗数据采集器,建筑能耗监控系统和建筑能耗实时数据库,对建筑能耗实行采集,监控,分析。在化工领域,通过先进工业软件实现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仅在中国石化茂名石化、荆门石化、安庆石化就实现效益5056万元。浙江纺织业发达,污水排放严重,针对这种情况,中控悉心研究污水处理解决方案,引起浙江省领导的高度重视。
同风电,太阳能相比,核能被认为是唯一影响未来能源主体的新能源。核能领域对于产品的要求也最高。中控凭借精品化的战略,以可靠的品质进军核电市场。秦山核电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快速停堆系统,哈电机核泵主机国产化试验台测控系统项目,沈鼓核泵国产化试验台测控系统项目,都可以看见中控的身影。2009年,中控承接的AP1000第三代核电站——核主泵测试平台,为核电装备国产化提供技术支撑。
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医疗方式,数字医疗将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医疗体系,是未来医疗的发展趋势。数字医疗的实施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医院的诊疗质量和服务效益,也有助于提高医院竞争力。中控以电子病历、临床信息系统为核心的数字医院解决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北京301医院、湖南湘雅医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占领了数字医疗领域的制高点。金建祥先生指出,接下来中控的目标将是为建立区域医疗数据中心和信息平台做出贡献。
上海世博会,第一次大规模了应用服务机器人,中控提供的37台海宝智能服务机器人,在机场、世博轴、中国馆、主题馆等主要场馆提供迎宾、语音交互、信息查询等服务,深受游客的喜爱,中控在机器人领域的成绩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中控通过核心技术研究、核心组件开发和综合系统集成引领中国机器人技术发展,建设了国内一流研发团队。基于技术研发,中控将开发智能服务机器人系统及核心部件产品。”金建祥先生认为,服务机器人应用到世博场馆只是第一步,有一天这些会做家务,会聊天的服务机器人会走近千家万户。当然,目前除了价格,机器人的性能还需要改进,中控面前还有很多的工作。
制定国际标准 向一流企业迈进
当今市场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一流公司做标准,二流公司做品牌,三流公司做产品。这句话虽然有些偏颇,但是却道出了一定的道理,“那就是,谁掌握信息,谁掌握资源,谁就有主动权”,金建祥先生一语道破了中控当初坚持制定中国标准的缘由。
2000年,已经树立起中国自主品牌的中控,成立标准与规范化委员会,研究工业以太网技术,开始踏上了制定标准的道路。
2002年,EPA标准提交IEC提案被拒,200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同意考虑,到了2004年,EPA标准终于被纳入国际标准的讨论范畴,2005 年,EPA标准正式被IEC接纳为国际标准,2007年12月14日,正式发布EPA为国际标准。至此,历经种种波折,中控真正成为第一个有能力制定国际标准的中国企业。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金建祥先生深深体会到:“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制定标准是有难度的,但不是不可能,关键是企业敢不敢去做,中控有这样的实力和魄力去尝试和挑战。”
有了标准但是如果没有被应用,制定EPA就失去了意义。EPA初期的研发只是针对流程工业的现场总线,但随着EPA响应快、可靠性高等优点为业界所认识,EPA的应用范围也推广到更广的领域。据预测,EPA标准未来将影响中国100亿规模自动化仪表产业,但是EPA要被广泛应用,成为国内主流标准,还需要时间。EPA除了在应用技术和产品系列上要继续丰富和完善,还要接受来自传统现场总线和国外其他实时以太网技术的有力竞争,如西门子的PROFINET、德国倍福的EtherCAT、欧洲开放网络联合会的Powerlink,施耐德的Modbus TCP/IP,日本横河的Vnet、东芝的TCnet和FF的HSE,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牵涉着不同国家及集团的利益,对于年轻的EPA来讲是一种严酷的考验和挑战。
[DividePage:NextPage]
可喜的是,国家在政策和资金层面上,对于EPA的推广给予极大的鼓励和支持。浙江大学、中控、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重庆邮电学院、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等国内仪器仪表龙头企业,也成立了EPA俱乐部和EPA标准工作组,通过技术交流、培训、联合开发、技术合作等方式,共同致力于EPA标准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对于EPA的推广,中控已下定了打持久战的决心,毕竟实现规模应用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还需更多的努力。令我们欣慰的是,现在EPA已经由原来的默默无闻开始为国内主要厂商所接受。”从金建祥先生坚定的目光中我们仿佛能看到EPA成为国内主流标准的愿景在上下求索中慢慢实现。
以发展民族自动化产业为己任
从柳传志、李书福、张瑞敏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成功某种程度上成就的是企业家的豪情与梦想,那么,多次为中国实现“零的突破”的中控,作为中国自主创新典范的中控,承载的就是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金建祥的民族情怀。
这位以发展民族自动化产业为己任的总裁,另一种身份是浙江大学教授,作为自动化领域的专家,金建祥主持了国内第一台无纸记录仪开发工作,也主持研制基于多种现场总线和开放网络技术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并成功实现了产业化;他还在国内首先创造性地提出了实现计算机控制系统1:1热冗余的七项准则,并成功地应用于SUPCON JX系列DCS中,打破了国外DCS一统天下的局面。作为企业家,金建祥带领着没有资金,只有梦想的年轻人一路走来,使中控成为国内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一流企业。作为知名学者,他有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谦和低调而严谨;作为企业家,他稳健,务实又充满魄力。通常知识分子被认为有理论而缺乏实践,空怀理想而鲜有行动,而金建祥却能在这两种身份间自如地变换,并能将两种身份的特质完美地结合。金建祥认为,技术和管理都是相通的,技术可以用流程工业的知识,而管理则需要更多创造力。身处不同的位置上,只有不断改造自己、不断提升自己,才能获得不同身份所需要的能力。
正所谓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眼前这位万千荣誉集一身的学者和企业家,一言一行中都能看到中控的影子,而金建祥先生的特质也正是中控的写照:稳健,向前,充满使命感。
后记:
中国从跟随型市场逐步发展到领先型的市场,这其中离不开民族企业的努力。我们看到,在身先士卒的交通、能源、电力等行业,中国的土壤已经孕育出了世界级的公司,相信不久的将来,在自动化领域也能见到中国巨头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