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世腾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物联网产业发展路漫漫 应优先发展工业信息化、自动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3 08:52:58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62    评论:0
导读

  【导读:物联网好比是一个站在云端的产业,一方面是因为它被架在了一个很高很重要的位置,上到政府下到百姓,万众期待;另一

  【导读:物联网好比是一个站在云端的产业,一方面是因为它被架在了一个很高很重要的位置,上到政府下到百姓,万众期待;另一方面却因为太过空灵的概念炒作,使得政策对实际落地的技术缺乏有效的认识和支持。对于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来说,我们应该有一个怎样的正确认识?其发展又需要突破哪些壁垒呢?】

  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机器与机器之间通信技术的研究,公司董事长李平说:“现在物联网的概念都很不成熟,没有关于这个产业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目前物联网产业处于产业最原始的时期。”李平说,“我认为物联网的本质,就是构建信息化社会,但是光人与人实现互联还不够,还要使与人相关的,与生活、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相关的要素联网。互联网发展从上个年代80年代末开始,已经发展了20多年;机器上网,我觉得是个更漫长的过程。”

  李平表示,物联网其实就是一个信息社会,说到底还是信息化的问题。“我的理解,物联网就是所有的东西都挂在网上,并实现互动。通过软件等技术,让一些没有生命的机器设备、物件,就像智能的人一样,产生一些主动性的行为。这其实像我们小时候总说实现共产主义一样,那确实是一个很美好的未来,但是,要实现共产主义是个漫长的过程,首先要解决小康问题,先得吃饱饭。”

  机会不均等企业难长大

  从政府层面来看,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无疑是非常关注的。但是很多新兴产业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越是创新、越是技术高端的企业,发展越难,对手都是国外的大品牌和技术产品。物联网企业也不例外。根据加拿大罗杰康官网披露的 2010 年 1 月 Global Data 的研究数据,东土科技在全球智能电网领域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的的占有率位列全球第六名,是全球前 6 名厂商中唯一一家中国企业,也是我国唯一一家通过A类国家电网公司检测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厂家。

  尽管如此,东土科技在国内的推广却面临种种不公,“我国大的工业项目的建设,都是由国家投资,很少有民营企业来做,比如钢铁、石油、化工、高铁。而国家又不缺钱,设备采购还是以国外品牌为主。”李平对于机会不均等的现实深感无奈,“高层领导都说要支持国产化,但是到具体操作层面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指定国外品牌”,就是这样一个限制条件,使得国有品牌的推广机会难得;再加上一些招标中需要国内同类项目经验的规定,难上加难。

  他认为,在中国工业控制领域,具有整体竞争力的规模化的企业基本没有。中国最大的做TCS控制系统的,比如和利时、浙江中控,年收入也就二三十亿元。而中国TCS控制系统2009年的市场规模是5000亿~7000亿元,国外企业还是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

  “国家只要规定任何标书上不能指定使用国外品牌,这就是重大的突破了,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点都做不到,很多标书都是明确使用国外品牌。”李平的要求很简丹,就是要求机会均等,然而在现在的体制之下却是个奢求;而这个问题,很多致力于技术创新的企业都面临着且难以解决。

  工业基础薄弱信息化进程缓慢

  李平说,对于互联网来讲,第一步,花了20多年的时间,现在基本解决了人们上网的问题,网络、移动电话等双向互动的介质,实现人们的互联互通和交流;第二步是工业信息化,使机器之间方便交流;第三步是人与机器的大互联,这个时候才是我们所想象的物联网。“我认为分步实施对于发展物联网才是有意义的。我的理解是,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物联网未来的经济效益来讲,都要优先发展工业信息化。但眼下的现实是,民用网络发展比较快,但工业信息化的发展比较欠缺。国家在十六大、十七大都提到了发展工业信息化,但是具体落实不是很理想。如果工业信息化都没做到位,现在就提物联网,没有意义。”

  工业信息化是建立在工业控制自动化的基础之上,产品国产化首先要求我国工业控制信息化要有一定的水平。“我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工业控制过去我国70%~80%的装备都是国外进口的,我们的高铁、火箭、核电等装备都是使用国外品牌。现在一直都在谈高铁国产化,我国建设高铁花了几百亿美元购买国外的技术,可我们的企业在生产什么?生产机车、铁轨等,和信息化有关的信号控制系统、列车控制系统等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产品都是使用国外品牌。我国工业信息化一直在做,但是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却很少。主要是因为工业控制领域都是国外大公司,国内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李平说。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国有品牌企业即使技术产品比国外好,也很难得到认同。另外,成熟的技术是要长时间的应用才能稳定,而由于工业控制应用推广难,所以也缺乏产品稳定性历练和检验的机会。“现在国家虽然有规定一个项目中产品国产化的比例,比如70%,但往往达到这个比例的都是一些低附加值的产品,剩下那30%,和工业信息化密切相关的,高技术含量的,与通讯、控制相关的设备,都是采购国外的品牌。现在用户首先对国产品牌就持怀疑态度,那么国产品牌的产品就很难获得一个较好的发展环境。

  随着技术的发展,中国企业的技术含量、制造工艺和管理水平等都提高了。但是很多人,仍然保有一种思维惯性,面对国产品牌缩手缩脚。可是,客户对国产企业的认可是否与其成长同步,就要打个问号。企业只能找项目做实验,比如一些对价格敏感的小规模的项目。这样企业的缓慢发展也影响工业信息化的进程。

  当然,国产企业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确定了首批3个变电站智能化改造试点,金谷园变电站成为唯一的110千伏电压等级变电站改造工程。东土科技利用在分布式冗余协议技术和精密时钟同步技术方面的优势,产品应用于该项目。按照“十二五”计划,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将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材料工艺瓶颈一时难以突破

  工业控制产品国产化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除了技术之外,材料和工艺是个明显的瓶颈。李平拿核电站举例,大到控制系统,小到接插件、预埋件等,都要进口,因为这些设备或部件需要材料防磁、放辐射,要保证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不出问题。而我国很多产品,刚开始使用效果不错,但是使用几年之后就可能出现问题。这种差距也导致工业信息化进程中国产品牌的发展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时间。

  实际上,材料和制造工艺问题,是我国工业生产领域长期存在的问题,如今,面对物联网产业的大势所趋,面对工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材料和制造工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此领域产品国产化的进程。那么,这个问题是否能够得到解决呢?李平说:“我觉得中国市场经济必须要充分发展之后才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本质是,中国现在经济发展太快,商业机会太多,很多人挣钱的机会太多,企业没有必要静下心来靠追求品质和信誉来挣钱。所以,很多产品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直到我们的经济充分发展之后,技术水平、生产规模都达到一定水平,人们能想到的容易挣钱的机会都没有了,那个时候要重新思考商业机会,企业就会重视品质、信誉。现在的环境很浮躁,大家都想一夜暴富。这种情况下,要追求高品质很难。”

  但是,李平仍然乐观地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企业的优势就会显现。只要有技术含量,有市场存在,国产品牌刚开始只是在局部市场,然后总会慢慢改进产品和技术,并赢得市场。

  跨行业创新人才难寻

  工业信息化作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步骤,面临的又一个困惑就是创新人才的稀缺。其人才问题和其他一些传统IT企业的人才需求有些不同,“要做的很多产品是社会上没有的,关键在于人才的智力水平和综合能力,以及他对新技术的敏感度,而不在意他过去是做什么的。因为只有对新技术特别敏感,有足够的综合能力,对跨行业创新才有意义。”李平说,“我们做的是通信和工业控制结合,我相信中国肯定不缺这样的人才,但是这种人都在不同的行业,在顶尖级的公司工作,而不会到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来;而愿意来的人,又不能够引领这个产业。这样招人就很困难。”

  有智慧的人很多,但是,由于企业规模的限制,那些能人很难加盟其中,共同打拼未来。说白了还是一种浮躁的氛围所导致的结果。“中国最聪明的人都在官场当官呢,还有很多聪明人不一定静下心来做科研,尤其是短期见不到效果的。”李平的话反映的与其说是行业问题,不如说是整个创新企业的人才困境。

 
(文/admin)
打赏
免责声明
•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均标明出处,如果您不希望我们展现您的文章,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0相关评论
 

(c)2023-2023 www.pec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2024045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