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来发现的首个缓步动物化石暗示了它们是如何在地球上最大的物种大灭绝中幸存下来的
2025-04-05 04:00

有史以来发现的首个缓步动物化石暗示了它们是如何在地球上最大的物种大灭绝中幸存下来的

  

  

  缓步动物以几乎坚不可摧而闻名。现在,科学家们重新分析了古老的琥珀包裹化石,揭示了这种超级坚韧的生物可能是什么时候第一次获得进入“回合状态”的能力,这有助于它们在极端环境中生存。

  新的发现还可以解释缓步动物是如何在重大灭绝事件中幸存下来的,包括2.5亿年前的“大灭绝”,那次大灭绝消灭了地球上90%的物种。

  缓步动物,也被称为水熊,是一种微小的八条腿动物,几乎在地球上所有的栖息地都能找到——从深海最热的热液喷口到山脉冰冷的山峰。它们可以通过进入一种被称为隐生的极端不活动状态,在最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这种状态使它们几乎完全停止新陈代谢,忍受脱水、剧烈的温度变化,甚至是真空的空间。

  在8月6日发表在《通讯生物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重新分析了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批缓步动物化石——一对冰冻在琥珀中的灭绝的水熊,估计大约有7200万到8300万年的历史。

  研究人员制作了这些化石的超高分辨率图像,使他们能够对灭绝的物种进行分类,并追溯水熊虫的进化史。

  “知道特定的缓步动物何时起源,比如那些具有隐生能力的缓步动物,可以帮助理解这些缓步动物及其能力进化的原因和方式,”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哈佛大学的研究员马克·马帕洛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生活科学》杂志。

  科学家们只发现了四块缓步动物化石。研究中使用的前两个是20世纪40年代在加拿大萨斯喀彻温河附近的一个海滩上发现的,包裹在一块琥珀中。

  只有一种被埋葬的物种被命名。“另一个没有被恰当地描述,因为它太小了,作者看不到任何东西,”Mapalo说。

  这项新研究背后的研究人员使用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创建了微小化石的3D图像。Mapalo解释说,这种技术只能照亮样本的特定部分,这增加了观察细节的能力,使样本在最终照片中看起来更清晰。

  在观察了不明化石爪子的形状和位置后,科学家们将这种缓步动物归入了一个新的属和物种,并命名为。

  事实证明,并不是所有的缓步动物都进入了循环状态——有两大类缓步动物,在其中一类中,只有一个家族进入了隐生状态。通过分析化石特征,如缓步动物的爪子,并将新描述的物种放在进化树上,他们能够大致估计出两个主要缓步动物类别之间的分裂发生的时间。这反过来又给了他们一个大致的估计,即不同类型的缓步动物是何时进化出隐生的。

  “通过了解这些化石与现存缓步动物的关系,我们可以用它们来校准缓步动物树,即估计不同缓步动物群体的起源时间,”Mapalo说。

  研究发现,这两种主要的缓步动物大约在5亿年前的寒武纪(5.41亿至4.85亿年前)分化,正负大约在1.1亿年左右。

  这两类缓步动物后来分化了。他们得出结论,隐生现象可能出现在两种缓步动物的两个不同时期,大约在4.3亿到1.75亿年前。他们指出,大范围的时间间隔包含了大规模的物种灭绝。

  作者认为,这种类似死亡的生存状态可能帮助缓步动物在几次主要的灭绝事件中幸存下来,这些灭绝事件可以追溯到大约2.52亿年前的二叠纪大灭绝,即大灭绝,当时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引发了地球气候的不适宜居住的变化。能够保持多年的假死状态可能有助于这些生物存活到环境条件改善。然而,这并不一定意味着缓步动物进化成隐生生物是为了在这些大规模灭绝事件中生存下来。

  马帕洛说:“我认为隐生生物帮助缓步动物在这些事件中幸存下来,但我不能肯定这是它们生存的主要原因。”

本内容为作者翻译自英文材料或转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本站
想要了解世界的人,都在 世腾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