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面临着最大的气候威胁
2025-04-23 00:50

哥本哈根面临着最大的气候威胁

  

  哥本哈根:在地势低洼的哥本哈根,不断上升的海平面、地下水和降雨对基础设施构成了威胁,丹麦首都正在努力适应并保护城市地区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Karen Minde Aksen (Karen’s Memorial Axis)公园是正在进行的300多个防止城市被淹没的项目之一。

  这里曾经是一片沼泽,附近的居民曾经避开它。经过重新设计,这里有迷人的蜿蜒小径和草地,可以收集雨水和洪水。

  哥本哈根建在厄勒海峡沿岸,极易受到水的影响。

  哥本哈根大学建筑学教授安娜·阿斯劳格·隆德(Anna Aslaug Lund)说:“在某种程度上,整个哥本哈根都在与水循环进行谈判,因为它是被排干的湿地。”

  威胁是三重的。丹麦气象研究所预测,到2100年,降雨量将增加30%至70%;到本世纪末,海平面将平均上升42厘米,地下水也在上升。

  只有训练有素的人才会注意到在卡伦明德公园里设置的特殊的防水设施。

  在砖路的一个拐弯处,有三个排水口,用来收集附近的雨水。然后流入几百米外的人工湖。

  水在“穿过细流草地的过程中得到了净化,然后我们可以在这里储存,最后再放回港口,”Hofor的迪特·莱茵霍尔特·延森(Ditte Reinholdt Jensen)说。Hofor是一家供水和公用事业供应商,与该市一起设计了这个公园。

  草地、灌木和树木环绕着人工湖。

  哥本哈根气候适应项目的Jan Rasmussen告诉法新社,除了管理洪水,哥本哈根还希望“改善生物多样性,对抗热岛效应,创造绿色区域”供人们聚会。

  2008年,该市开始着手确定其薄弱环节,主要是洪水。

  他说:“最大的挑战是我们没有手册,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方法。”

  所以解决方案因社区而异。

  2011年7月2日的暴雨,在短短两小时内降雨量达到惊人的135.4毫米,造成了重大破坏,之后该市决定开发一个雨水隧道网络。

  在城市发展不允许直接水管理的地区,这些设施充当地下雨水“高速公路”。

  拉斯穆森说:“如果我们没有空间,我们就需要管道将水引出城市。”

  一些项目,如建造人工岛Lynetteholmen,作为抵御海平面上升的堤坝,未能赢得一致的支持。

  但该市的适应努力总体上受到了称赞。

  “他们肯定在努力,”哥本哈根商学院副教授、研究员伊莎贝尔·弗洛斯告诉法新社。

  “他们正在与研究人员和公众合作,以提高人们的意识。”

  即使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他们最坚定的原则之一就是避免在地势最低的地区建房。

  “哥本哈根还有很多地方存在雨水泛滥的问题,”阿斯拉格·隆德说。

  “我们应该避免在低洼地区开发。”

  弗洛斯说,哥本哈根的努力被视为其他城市可以效仿的榜样。

  “我把丹麦称为一个模范国家,因为它的范围很广,”她说。

  “这是测试新措施的好地方,也是让公民参与其中的好地方,因为丹麦是一个信任的社会。我们倾向于遵守规则,我们也喜欢规则,但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是这样。——法新社

本内容为作者翻译自英文材料或转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本站
想要了解世界的人,都在 世腾网

相关推荐